党建引领
写好“四篇”文章 助力乡村振兴
写好“四篇”文章 助力乡村振兴
——记浙江和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屠凯
青年是最富有朝气,最富有梦想的,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。浙江和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屠凯常说:“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,就是要坚定一心一意为生态环境服务的信念,做好党前进事业上的一颗螺丝钉,以‘咬定青山不放松’的决心和勇气助力乡村振兴,向党交出一份不愧于心,不愧于环保岗位的优异答卷”。近年来,屠凯同志带领乡村振兴团队,帮助联系乡村围绕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,努力写好人生“四篇”文章,助推乡村振兴迈入“快车道”。
一、着力写好“人”文章,人才回乡谋振兴
作为农民的儿子,屠凯从小生长在农村,对农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,如何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、增加农民收入、盘活农村经济,成为他主要思考的问题。为此,屠凯同志根据公司人才资源组建乡村振兴团队,利用双休日等时间组织团队赴杭州、宁波、湖州、丽水、金华等乡村,学习考察乡村振兴成功案例。利用公司现有的实验室资源,与高校合作开展土壤改良、土壤微生物、农业大数据、智慧农业、农业碳汇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等相关课题研究,探索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之路。
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。对于乡村来说,大量人员流出、不少空心化现象等问题客观存在。如何吸纳土生土长的大学生、致富能手、土专家等人才返乡创业创新,发挥专业特长,带领群众致富创收,始终是摆在面前的重要社会课题。如何打好“感情牌”和“乡愁牌”,弥补乡村经费不足、资源欠缺、吸引力不够等短板,让土专家扎根在乡村建功立业、勤勉奉献,才能构建乡村人尽其才、人尽其用的良好氛围。为此,屠凯同志带领团队帮助联系乡村***、***启动“人才规划家乡行动”,把“人才规划家乡行动”作为党史学习教育、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,以“发一份倡议书、打一次电话、发一个短信、建一个微信群”方式,利用“亲情网”和“乡情网”,激发团队成员、乡贤人士回乡写“乡愁”热情,摸排在外公职人员、乡贤人士,并采取“回乡人才+驻村干部+乡贤+致富带头人”方式,组建了多支能力强、业务精、情况熟的规划编制队伍。以召开一次民情恳谈、调研踏勘、村情调查为重要抓手,先后提出了**村“一核两廊三区”规划空间布局和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思路,编制了**村以***为主题的《***村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发展策划方案》。同时,为了让群众更直观看懂规划、明确目标,设计了3D动画策划方案,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。
二、着力写好“融”文章,激活发展新动能
农旅融合发展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载体。为此,屠凯同志带领乡村振兴团队充分利用**村基本农田集中连片、土地肥沃、水源丰富等自然优势,通过“支部引领、党员示范、产业致富、一村一品”模式,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,共种植香糯藕、茨菇180余亩。通过出售“石泉香糯藕”、荷花鱼、老鸭等特色农产品和开展荷花观光、摄影等文旅活动,每年可实现收入达**万元。同时,采取“党建+公司+农户”形式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。目前,共发展羊肚菌种植30余亩,每亩平均纯收入达5万元。坚持先行先试,流转土地17亩,发展“田园+采摘体验”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试验基地,每年可实现收入10万元以上,群众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。
三、着力写好“引”文章,让集体经济红火
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他帮助**村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出“党建+集体经济”发展模式,理清村级资金、资产、资源“三资”清单,积极盘活闲置民事房、集体土地等资产,让资产保值增值。截至目前,闲置民事房以每年不低于8万元的租金出租,打造以**特色美食为主的民俗生活体验馆,承租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满足**村劳务用工,进一步吸引人才返乡就业,促进“乡土情结”向“人才资源”转化,实现聚人气、促就业、稳增收目标。
四、着力写好“美”文章,扮靓村庄新环境
塑造土色土香、绿色发展的乡村生态,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。粮食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,而土壤作为万物之本,在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针对农村大量土地荒废,土壤农药污染严重、土壤肥力退化、土壤侵蚀等问题。屠凯同志带领团队运用学到的知识,帮助**村、**村治理污染土地**亩。帮助**村通过各方力量全力攻坚,持续推动爱国卫生“7个专项行动”,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治理、污水处理、“厕所革命”、村庄清洁行动等,使该村的生态环境靓起来、农民的生活方式绿起来。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,帮助**村按照适度超前、综合配套、集约利用的原则,把道路、自来水管网、污水管网等作为该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,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不断提升该村人居环境质量,努力打造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。